招生简章
2024年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文明建设专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一校两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1358”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为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林业大学而努力奋斗。欢迎各位有志青年积极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53年建校初的政治教研组。上世纪90年代,政治教研组牵头成立全国林业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会,组织编写首部全国林业院校马列主义理论课教材,在全国林业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学中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学校成立独立建制、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2016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统一开设全校思政课,统一管理思政课教师,统一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一、招生专业

学科分类:管理学

一级学科:农林经济管理

二级学科:生态文明建设(1203J1)

研究方向:绿色低碳发展

二、招生信息

学制:4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本专业2024年共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2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三、申请人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3.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不能由报考导师本人推荐。

4.(1)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境外所获得学位需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学士、硕士学位都在国外获得的,两学位均需认证);应届硕士研究生(须在入学年度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2)境外留学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报名,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名。

四、报名方法

1.网上报名

(1)申请人按要求在我校研究生院主页博士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

(2)报名时间:2023年11月27日9:00—12月29日17:00

(3)报名费:200元/人,通过博士生报名系统缴费。报名费用于考生报考资格审核、考核命题、试卷印制、考试组织、试卷评阅、招生录取及组织管理等各招生考试环节的工作,在考生完成所有报名程序,进行资格审核之前缴纳,缴纳后将缴费凭证截图提交报名系统,对于报名过程中由于网络和系统原因导致的重复缴费情况,可在6个月以内进行退费手续办理;对于未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或放弃考试资格的考生,已支付的报名费一律不予退还。

2.提交申请材料

提交申请材料清单:

(1)《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考核表》(仅限申请-审核方式的考生填写提交)。

(2)《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1份(报考信息填写完毕并按要求上传本人近期证件照电子版,确认后系统将自动生成《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登记表中的自述部分须由考生手写签名)。

(3)本科及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仅2005年前的考生需增交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申请人,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毕业生所在学院出具的在读证明”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4)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应届硕士要求加盖研究生培养部门公章;已获得硕士学位考生可在个人档案中复印,需加盖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研究进展等)。

(6)科研情况一览表,内容包括获奖证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等复印证明材料。

(7)博士研究计划书,内容包括学习及学术研究的经历、特别成就及其它原创性研究成果,报考动机等;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研究构想(内容包含拟研究的问题、知识储备、创新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参考文献等;总字数不得超过10000字,此部分将在复试时参与PPT汇报和答问)。

(8)所申报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两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在博士报名系统的下载中心栏目下载,推荐内容可以打印,签字处必须手签,不能由报考导师本人推荐,两份推荐信内容不得雷同)。

(9)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正反两面在一张A4纸上)。

(10)我校医院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表(体检时间应在2023年11月后)。

(11)报考在职定向博士生的高校专职教师及科研院所专职科研人员提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岗位聘用证明及同意其“在读期间全日制在校学习”证明。

考生须确保以上提交的各项申请材料真实有效,否则将被取消复试资格;已被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电子版材料:申请人在网上报名的同时须按要求上传并提交以上(3-7项、9项)电子版材料。

纸质版材料:所有考生需要寄送的纸质版材料为第1-10项,通过系统资格审查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过后不予受理)提交以上纸质材料(A4纸并按照以上顺序用燕尾夹整理好)。

材料提交方式:网上报名后,考生需于2023年12月29日(星期五)17:00前,以EMS快递(只接收这种快递)或直接送达的方式,向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寄送纸质版申请材料。

五、材料审核

1.学院初审:由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对递交材料进行初审,确定符合基本条件申请人名单,提供给学科进行复审;

2.学科复审:由学科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评分,综合考察申请人的以往学习情况、英语水平、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学术潜力、学术兴趣等方面,并确定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由学院统一报学校研究生院备案。

3.公示: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学科上报申请人名单进行讨论审核,确定最终进入考核的申请人名单,公示5天,无异议后,通知考生前来参加考核。

六、复试考核

1.招生考核由学科考核小组统一组织实施,考核的时间为2024年3-4月。学科考核小组组长由院长或学科负责人担任,学科考核小组成员由学科博士生导师组成,参会成员不少于5人。考核成员不参与报考自己博士研究生申请人的投票打分。具体考核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参加复试考核的申请人必须前期材料审核通过及公示无异议。

3.复试考核内容与形式

学科考核组对进入复试考核阶段的申请人的学科知识背景、专业素质、思维创新能力、科研潜质等进行全面考核。内容包括外语水平考核、专业水平考核、科研能力考察和综合能力考察四个部分。

(1)外语水平考核(满分100分)

考核内容:外语水平成绩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笔试成绩与学科考核的听力和口语成绩两部分组成。外语笔试成绩占外语总成绩的50%,外语听力和口语成绩占外语总成绩的50%。外语水平考核占总成绩的20%。

申请-审核制考生均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英语水平考试,考试形式为笔试。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合格分数线者方具有录取资格。考试时须携带准考证(提前从报名系统自行打印)和有效身份证件方能入场参加考试,请考生自行关注。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免试英语:

a.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500分(含)(710分制)以上;

b.TOEFLiBT网考(满分120)成绩85分(含)以上;

c.GREGeneraltest(满分1600)成绩1200分(含)以上;新GRE(满分340)成绩240分(含)以上;

d.IELTS(雅思)(满分9)成绩6.0分(含)以上;

e.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合格;

f.本科(第二专业除外)、硕士期间攻读英语、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并获得文学学位,或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免试英语的相关证明材料需与申请材料一并提交,申请免试考生英语水平考核统一计70分。

(2)专业水平考核(满分100分)

考核内容:重点考察申请人对生态文明建设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学科统一组织笔试。考试科目为生态文明综合一(50分),生态文明综合二(50分)。专业水平考核占总成绩的30%。

考试方式:闭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3小时。

(3)科研能力考察(满分100分)

申请人采用PPT形式对个人的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博士研究计划进行介绍和答问,个人汇报时间控制在15分钟。学科考核组对申请者按照百分制独立打分,平均分为科研能力考察成绩,占总成绩的25%。

(4)综合素质考察(满分100分)

综合素质考察:通过学科考核组评委面试问答,考查申请者的知识储备、外语水平、科研潜力、语言组织、逻辑条理、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考察时间每人15分钟左右。学科考核组成员按照百分制独立打分,平均分为最终综合素质考察成绩,占总成绩的25%。

七、保密工作

对于考核过程中的命题、试卷严格进行保密管理,严密组织考核过程,确保“申请-审核”制博士招生考试公平、公正。

八、录取

1.外语水平考核、专业水平考核、科研能力考察、综合素质考察及格线均为60分,各项成绩均及格的考生方有资格参加最终成绩排名。

2.复试后,将各项复试成绩加权求和(加权成绩=外语水平考核成绩*0.2+专业水平考核成绩*0.3+科研能力考察成绩*0.25+综合素质考察成绩*0.25),根据复试成绩和导师招生名额择优录取。

3.考核过程中,考核组秘书要认真做好考核记录,确保考核过程有据可查。综合能力面试过程全程录相,需保存6年以上,以备查看。

4.博士生考核成绩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公示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学院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印章,报送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统一公示拟录取结果。

5.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予录取:

(1)考核成绩不及格者(60分以下);

(2)英语水平测试成绩未过学校划定的分数线者;

(3)入学总成绩合格但无导师接收者;

(4)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或政审不合格者;

(5)体检不合格者;

(6)提供虚假报考材料和信息者。

6.招生录取类别

(1)博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含专项计划)两种。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在录取前必须与学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协议。

(2)对于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在职考生,要求提供书面确认承诺函,所有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类别博士研究生须在9月份开学前把人事档案转到学校。违反上述规定者,除取消入学资格外,学校将以违反诚信公函正式告知考生所在单位,并取消三年内报考我校博士生资格。如果此类考生拟调整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其入学总成绩须达到该学科“定向就业”考生录取成绩要求,并须向研招办补交所在单位同意录取为“定向就业”的公函之后,方能列入拟录取名单。

(3)拟录取名单上报研招办并经公示后,考生录取类别等招生信息一律不得进行更改。

九、组织机构与监督机构

材料审核、学科考核及录取过程,在学院招生工作监督小组全程监督下进行,公示期间学院招生工作监督小组提前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及时收集举报信息。

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研招办、学院分党委全过程监督学院、学科层面的博士生招生工作。

十、其他

1.本实施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2.本实施方案由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解释。

附件1 2024年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考核表.doc

附件2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申报材料科研情况一览表.docx

附件3 北京林业大学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doc

附件4 2024年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专家推荐信.doc

附件5 政审表.doc

附件6 体检表.doc

附件7 北京林业大学计划财务处统一收入结算平台用户缴费操作指南.pdf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25 boshi.ac.cn 博研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