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始终秉持“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坚持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为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到建校100周年时,努力把吉林大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2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新兴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19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5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身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1958年在原第一军医大学防化防原子、流行病、军队卫生等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成工业卫生系,1984年更名为环境医学系,1988年更名为预防医学院,2000年6月白求恩医科大学并入新吉林大学,2001年6月正式更现名为“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院于196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010年获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2002年成为全国首批MPH试点学校。经过60余年的历史积淀和教学科研实践,学院已建设与发展成融医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一体、具有优势特色学科群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下设预防医学系、放射医学系、医学信息学系、社会医学与医事法学系共15个教研室和4个实验教学中心。拥有3个一级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种医学和公共管理学),下设7个二级学科。拥有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创新研究中心3个;省内外研究生实践培养基地14个,其中“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工作站。学院2011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卫生监督培训基地,2014年成为国家核辐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组成单位,2015年与本校附属医院共建临床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2016年建立吉林大学卫生应急研究中心、2019年获批吉林省公共卫生科普教育基地。
学科分类:医学
一级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二级学科:医学信息学(1004J5)
研究方向:数据分析与智慧健康
学制:3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本专业2024年博士研究生计划招生3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一)基本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条件之一:
(1)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2)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要求及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二)外语水平符合以下任意一项
1.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
2.托福(TOEFL)考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
3.雅思(IELTS)考试成绩达到6分及以上。
4.GRE成绩达到300分及以上(新)。
5.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
6.WSK(PETS-5)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
7.通过俄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俄语四级(CRT4)或俄罗斯联邦对外俄语等级考试ТРКИ的B1及以上。
8.通过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日语四级(CJT4)或日语能力测试(JLPT)N2及以上。
9.在英语、日语、俄语国家或地区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10.在国外有1年以上(含1年)全日制学习经历(报考英语、日语、俄语语种为当地主要日用语言和授课语言)的人员,该部分人员需提供学习经历的证明和成绩单。
(三)学术成果标准及相关要求。
(1)自然科学: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考生为第二作者)在SCI英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社会科学: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考生为第二作者)在SCI或D类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考生为第二作者)申请专利。
(3)对无论文或者专利但有其它成果,而且有很强的学术科研能力和专业发展潜质及创新精神,对于这样的申请者,需经学院考核工作小组组织严格的实际能力考核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考核环节。
(4)有关科研成果、专利、发表(或录用)论文等,从2021年1月1日以后起算。
(5)心理健康,有团队和协作精神。
公共卫生学院资格审核小组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评估(以学科为单位组成评估小组对考生进行评估)。根据考生的外语水平、学习成绩、硕士论文、参与科研、发表论文以及获奖等情况,按百分制给出成绩(考生评估成绩在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不予进入下一阶段的综合考核)。在进入综合考核比例范围内,择优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在公共卫生学院网站对外公布。
(一)提交审核材料:
1.《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信息简表》一份(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下载并打印,“本人自述”栏及承诺人签名均由考生本人手写)。
2.外语水平能力证书。
3.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的研究计划,要求3000字左右。
4.两名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出具的推荐信。
5.申请人二代身份证复印件。
6.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已获硕士学位人员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研究生证复印件或所在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学证明)。在国内获得硕士学位者,须提交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在国(境)外获得硕士学位者,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
7.研究生阶段成绩单。由考生所在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非应届毕业生可由考生档案所在人事部门或毕业学校档案管理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8.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或硕士论文摘要(应届毕业生)。
9.获奖证书、发表论文、获得授权专利及其它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10.《诚信考试承诺书》电子版。(须本人手写签字,文件命名:姓名+承诺书)
以上申请材料请按上述清单顺序排放,在全部签字盖章完成后,彩色扫描或拍照(PDF格式),文档命名格式为:“拟申报专业+导师姓名+学生姓名”,在规定时间内发送电子版至邮箱(邮件名称“全日制博士报名材料”)。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考试资格和录取资格:
资格审查不合格者;材料造假或不符合要求者;毕业证、居民身份证上的照片与本人不相符者;在读非应届毕业的硕士生;与《吉林大学202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考试简章及专业目录》所要求的条件不相符者。
1.考核范围
加强对学生的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既要注重学业知识考核,也要加强对考生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的考查,既要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能力测试。考核中还应参考考生申请材料审核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测评,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博士生招生考试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2.考核内容及分值
考核采取综合考核面试方式进行,成绩满分100分。考核内容包括:
(1)学术背景知识考察:考察本科学业情况、硕士论文研究工作、成果、收获及对所报考专业的了解程度。
(2)科研能力测试:考察运用本学科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医学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设想、预期成果、创新思想等。
(3)综合素质测试(含口语表达):主要考察考生的外语水平、思想政治品德,心理状态;考察团队意识,组织及协作能力,奉献精神等;考察专业领域以外的知识量、视野等。
博士报名:请登录吉林大学招生网查询工作安排
提交电子版审核材料时间:2024年2月15日--2024年2月28日(逾期视为放弃)
面试时间:2024年2月29日-4月15日
以总成绩作为最终的录取依据。考试结束后,考试成绩及拟录取名单在公共卫生学院网站上公布。
考生体检工作由各招生单位在新生报到后组织进行。各招生单位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体检要求。
(一)学费
按照国家规定,学校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制内学费每年10000元。
(二)奖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评定办法详见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2.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设立部分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按岗位工作发放津贴。
参加考试的考生对考试过程、录取结果提出质疑时,在结果公布的三个工作日内,可向学院提出咨询和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