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建校时期,青云发轫。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等悉心关怀,于右任、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任弼时、张太雷、恽代英、邵力子、陈望道、田汉等贤达汇聚上大。学校在中国革命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彼时享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时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时期的上大”的盛誉。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是在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文学院考古学专业、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基础上组建而成。
上海大学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学科始建于1978年的复旦大学分校,是我国较早开展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高校之一。1983年,复旦大学分校更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后,学科专业成为上海相关行业领域的主要人才孵化器。
1994年,新上海大学组建后,在文学院设置历史系、档案学系、文献信息管理系。2008年,成立校管图书情报档案系。2017年,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大学共建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
为推动新文科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 2021年12月6日上海大学正式成立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学科分类:历史学
一级学科:中国史
招生专业: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0602J8)
研究方向:考古学与博物馆学
学制:学制4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本学院2024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4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4.只能取得硕士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考生,报名时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否则不得报考:
5.持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的报考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名时须提交认证报告复印件;
6.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
7.有至少两名与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8.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9.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基本理论知识等基本理论知识,拥护党的领导;
10.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记录,恪守科学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11.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硕士生,或与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确定为优秀、符合硕博连读的在读硕士生;
12.报考就业方式一般应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即入学前须将考生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1.网上报名及缴费
报名及缴费时间:2023年12月5日-2024年1月5日(系统每天在9:00-22:00开放校外访问),
报名费人民币250元,必须网上缴费,缴费时间同报名时间,未在报名截止前缴费的考生视为报名未成功。请考生报名前仔细查看报考条件,确定符合报考条件后再报名缴费。报名费一经缴纳,不予退还。
2.报考材料上传及邮寄
请考生务必于2024年1月5日至2024年1月31日期间,将报考材料整理完毕,在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材料并将纸质版材料邮寄到学院指定地点。
电子版材料需内容清晰,按照A4纸张正常大小,扫描成PDF版本在报名系统上传:纸质材料需按照要求顺序整理好,邮寄到各报考学院。学院未收到材料或考生未在规定时间(以邮戳时间为准)邮报考材料的,视为报名不成功。所有报考材料一律不退还。
报考材料如下:
(1)《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纸正反打印);
(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
①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
②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看学位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位验证报告
③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
④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硕士成绩单;
(6)至少两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书原件;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8)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研究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0)证明本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11)招生院(系)要求的科研成果及其他材料。注:纸质材料请按照材料清单里的11项准备(每一项内容装订后,请标明顺序,按照顺序放入牛皮纸袋中,牛皮纸袋背面请注明姓名、手机号、导师姓名和报考学院,牛皮纸袋封面请列出11项清单列表,以备查验勾选),请在规定时间递交所有报考材料(电子/纸质)。
(一)综合考核
1. 综合考核前申请人需携带: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②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原件)至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秘书老师处核对。
2. 综合考核由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请人的外语水平、专业基础、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 综合考核分为英语(100分)、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200分)、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200分)三门科目,满分为500分。同一专业内按照专业方向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录取,申请考核最终成绩低于总成绩60%者不予录取。
4. 考核地点: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二)录取公示
学院评审委员会根据申请人的综合考核成绩,按照录取规则、结合学校下达的招生名额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经学院分管领导确认后报研招办审批,经审批同意后在研招网公示。
1.我校将在考核时对考生的相关证件原件进行审查,如发现弄虚作假或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不予录取。对在报名或考核中有违规或弄虚作假等行为的,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入学后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组织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
2.应届生在博士入学前未取得硕士学历或学位证书的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3.考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检,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4.现为定向就业的应届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原为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定向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能报考博士生。考生同定向或合同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不能被录取或入学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5.部分导师因意向招收硕博连读生或直博生,或因下达的招生计划限制可能无普通招考名额。请考生在报考前与导师联系,咨询导师是否有招生名额,仔细斟酌后再决定是否报考。
6.如遇政策变化,我校招生简章中的各环节、流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
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学院按规定将“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方案、院系工作细则、报考资格审核通过名单、进入综合考核名单、录取名单等重要信息进行公开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