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校训“笃学、慎思、明辨、尚行”,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而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针,致力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设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全院所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具备博士后招收资格的研究所35个。在全国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中,有五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优学科占全国人文社科类优秀博士后流动站近四分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主要依托中国历史研究院设置,于2020年9月29日正式成立,现由考古系、历史系、近代史系、世界历史系、中国边疆历史系、历史理论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7个系和历史学本科、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以及方志学专业组成。
历史学院学科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共拥有3个一级学科(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博士点,75名博士生导师,188名硕士生导师(含外聘导师共约230名),300余名任教师,居全国各高校之首。我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50余名,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80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70余名,博士学位研究生210余名。
学科分类:历史学
一级学科:考古学
二级学科:考古学(060100)
研究方向: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学制:4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本专业2024年共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3人,其中考古专项博士生2人,定向就业 2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申请人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年份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及学历学位认证书,并于入学报到时提交)。
(3)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到入学年份9月1日)的人员,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申请。以同等学力身份申请者,须在全国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名),特殊行业、特殊岗位具有相当学术研究成果的可向学校招生办提交申请。
(4)非学历教育(单证,即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硕士申请人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5)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往届生须在综合考核时提交认证证书,应届生须在入学年份9月1日前取得认证证书并于入学报到时提交)。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的规定。
4.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以下两类考生:①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②与原工作单位有服务期、保密期等约定正在履行服务义务的在职人员考生,均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可报考。如考生与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影响报名考试和录取报到的,责任自负。
6.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部队有关规定执行。
1.英语应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CET-6)425分以上(2019 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2)GRE 成绩300分(含)以上(2019 年9 月1 日后参加考试);
(3)TOEFL(IBT)成绩90(含)以上(2022 年9 月1 日后参加考试);
(4)雅思(A 类)成绩6.0分(含)以上(2022 年9 月1 日后参加考试);
(5)GMAT成绩640分及以上(2019 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6)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合格证书(2019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7)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5合格;
(8)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550(含)以上;(2019 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2.俄语应达到以下条件(且证书在有效期内):
(1)专业俄语八级合格证书;
(2)俄罗斯联邦对外俄语等级考试二级及以上。
3.日语应达到以下条件(且证书在有效期内):
(1)专业日语八级合格证书;
(2)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一级及以上。
4.其他语种:学生须提供国家级语言考试(中国举办或该语言国举办)的通过证书或合格成绩单,成绩需达到相当于我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CET-6)425分以上水平。证明材料为5年内取得且至入学时仍在有效期内,并符合外语水平要求的证明。
5.各语种具有相应外国语专业本科学历或以相应外国语为授课语言的国外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者。
学术研究兴趣浓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文章者优先。
报名时间:2024年1月10日上午9:00至2024年1月31日24:00;
全部申请人均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官网上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平台登录提交报名信息、申请材料、网上支付报名费。
注意:每位考生只能报考我系的一个研究方向。
符合预报名条件的人员须按照报名公告和考古系要求提交以下材料:
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信息登记表》(申请人须在相应栏目签字确认)(系统填报生成);
2.《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两份(附件1);
3.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须加盖研究生院或人事部门公章);
4.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的复印件(应届硕士生可以提供应届证明,表格见(附件2);
5.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6.外语水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选取符合报考条件、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一项或两项证明材料即可);
7.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初稿或论文摘要和目录等,字数不少于3000字);
8.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设想和研究计划书(约3000字)(附件3);
9.科研成果及科研经历(附件4);
10.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附件5);
11.相关获奖证书复印件;
12.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的,还必须提交相关材料。
请妥善保存纸质版材料,于综合考核阶段提交至考古系。申请人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如实提供上述所列申请材料,如有违规,严肃处理。
考古系材料审查专家组根据上述报考条件要求,对申请人申报资格进行初审,通过各项评估,经考古系招生工作组确认及公布进入考核阶段的考生名单。
进入考核阶段(即复试)的考生名单预计于2024年2月下旬在中国考古网站公布,具体复试要求另行通知。
综合考核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1.专业科目笔试:
科目:《中国考古学通论》(满分100分,60分及格,答题时间120分钟)
时间:3月中旬(以电话通知为准)
笔试合格者进入面试阶段。
2.面试:
时间:3月中旬(以电话通知为准)
面试包括综合素质考察和外语听力及口语,总分200分。其中综合素质考察150分,全面考核申请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等;外语面试共50分,考核申请人的外语听力和口语能力。
3.注意事项:
考生凭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进入考场,考试开始15分钟后一律禁止进入。考生需遵守考场规则,遵从试题作答要求。
1.综合考核结果会及时电话通知考生,同时在中国考古网公布。
2.接到通知的考生,按照要求自行前往二甲及以上医院体检,体检报告请于3月25日前邮寄至考古系。体检不合格者,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3.拟录取原则:政审及相关入学要求都符合者,按照综合考核总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我校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就业形式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类型。考生在报考时应慎重选择考生类别,一旦选定原则上不能更改,考生需自行处理与工作或学习单位因考试录取而产生的所有问题,如果因此造成不能复试或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我校不承担责任。
2024年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5%。确定录取的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必须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无法按期转入档案者,取消录取资格。定向就业申请人事档案、户口不转入我校,应该签订并提交申请人、定向就业单位、培养单位三方协议书,无法按时提交协议者,取消录取资格。
1.普通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提前1年毕业。
2.我校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博士生。
3.延长学习期间需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缴纳学费,学校不安排住宿。
附件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