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简章
2024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俄罗斯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方向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4年,1956年成为本科院校,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2019年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2021年整体进入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行列。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简介】

创建于1954年的中文和历史学科是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基础最雄厚的传统优势学科,于1996年组并为人文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其中教授60余人、副教授40余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学院教师总数的93%。有在读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

学院下设中文系、历史系、世界史系、古籍所(文化典籍系)和信息管理系,开设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世界史、古典文献学、档案学5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硕士学位点20个;建有5个研究所、20个研究中心。

一、招生专业

学科分类:文学

一级学科:中国语音文学

招生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08)

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

二、招生信息

学制:学制3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本专业2024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28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身体和心理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其他正高级职称)的书面推荐意见;

(5)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报名时必须提交至少3门与报考专业相符的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证明、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和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四、申请程序

步骤1.请于上述指定时间,登录网报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线提交电子扫描版报考材料,须在线提交的材料如下:

(1)材料目录(须注明申请人姓名、申请编号、申请学科及导师、材料项目、所在页码等信息);

(2)网报系统中填报完成后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表格末尾承诺部分须报考者亲笔签字);

(3)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其他正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书;

(4)研究生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交学生证原件及由研究生院[部、处]开具并加盖公章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证明原件;同等学力报考者则应当提交加盖研究生院[部、处]公章的至少3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证明以及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学术论文原件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并在材料目录页注明“同等学力报考”;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的申请人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原件;

(5)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正反面);

(6)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连同刊物封面以及其他可证明自身科研能力的材料;

(7)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者还须提交:经省级教育厅审批签字盖章的《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届时请从教育部门户网站或其他官方渠道下载);

(8)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原件;

(9)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10)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科学研究计划书(格式不限、字数不少于3000字);

(11)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2)各类获奖证书;

(13)各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

步骤2.网报时须在线缴纳报考费250元(缴纳方法届时请关注我院网上发布的“报考操作说明”),不接受邮局汇款以及现场缴费。

以上步骤均完成并保留好报名号及缴费凭证,即为报名成功。

注:考生因未成功网报、未按要求在线提交材料、未能缴纳报考费用等原因造成没有通过审核不能参加综合考核的,由考生自己负责。

五、考核程序

以申请考核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考核程序主要包括报考资格审核、专业能力评审以及综合考核。

(一)报考资格审核:

报考资格审核由报考资格审核小组负责,审核内容包括上述报名材料第2至6项,报考资格审核结果可登录报名系统进行查看。

(二)专业能力评审:

1.专业能力评审由专业能力评审小组负责,按报考导师统一评审,即对报考同一导师的申请人采用统一评审标准、评审程序,择优确定通过专业能力评审的名单;

2.专业能力评审包括以下内容:

(1)考生的科研、创新潜力(最高45分)

(2)硕士学位论文(最高25分);

(3)外语水平(最高15分);

(4)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情况,各类与报考专业领域相关的获奖情况、工作实绩等(最高15分);

3.专业能力评审小组按照评审标准对材料进行审核评分,确定初选名单,原则上按照1:3的比例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人选。

4.专业能力评审通过者才可进入综合考核,专业能力评审结果学院将及时公布。

(三)综合考核

1.综合考核由综合考核评审小组负责,对考生的外语水平(含专业外语)、专业基础、科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术素养等)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考生作出综合评价。

2.综合考核内容包括外国语能力测试以及专业能力测试。根据综合考核相应地生成外国语成绩、学科基础课成绩以及综合考评成绩,满分均为 100 分。对于同等学力的考生,需要求其加试两门专业课,满分均为100分,考试形式不限,由各学科自定。同等学力政治加试由研究生院负责安排。

3.考核总成绩由学科基础课成绩以及综合考评成绩相加而成,总分为 200 分,外语不纳入总分。

六、录取工作

1. 按照导师择优录取,即报考同一导师,符合单科录取最低分数线的合格考生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录取,考核过程中任一单科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2. 研究生辅导员负责对申请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所有录取新生均须体检,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未达到高校招生体检标准者,取消录取资格。

4.录取类别为定向的新生我校原则上不安排住宿。我校博士研究生在校住宿最长年限为4年,超过年限后须自行安排住宿。

5.因考生在报名时未能如实准确填写报名信息而造成无法被录取或无法取得学籍的,由考生自己负责。

七、其他说明

专业能力评审阶段以及综合考核阶段的所有评审材料及音像资料等由各学院统一保存,其中录取考生的材料保存至其毕业,未录取考生的材料保存一年。

上海师范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专家推荐书.doc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25 boshi.ac.cn 博研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