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上外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深入推进“多语种+”办学战略和以“跨、通、融”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的前身是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创建于1949年。俄语系的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两级重点学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国内同类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俄语语言文学是全国第一个获得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83)的学科点,也是全国俄语语言文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1987),2001年被上海市教委评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和2007年又连续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学科分类:文学
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俄语语言文学(050202)
研究方向:翻译学
学制:学制4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本学院2024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5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
4.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如有其他推荐意见,可一并提交。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政治工作部有关规定办理
6.获得境外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资格认证;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证书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或毕业时间)。若被录取,在报到时须提供硕士学位(毕业)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报告,否则将被取消录取资格。
7.申请人须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并提供相应的科研成果证明材料:1)科研成果,含著作、译著、学术论文等;2)科研成果奖励证书;3)科研项目立项证书;4)其他可以证明学术能力的材料。
2024年我校所有博士研究生招生院系均采用“申请-考核”制,工作程序包括“个人申请报名--院系初审--综合考核--研究生院复核并报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等四个环节。请考生予以密切关注。
1.个人申请报名
所有考生须于规定时间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在线报名,并在线缴纳报名费250元。仅网上报名,不缴纳报名费的,报名无效。请考生在报名时仔细查看报考条件,确定符合报考条件后再报名、缴纳报名费。报名费一旦缴纳,概不退还。
报名及缴费时间:
①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报名及缴费时间为2023年11月27日00:00至12月27日15:00。
2.寄送材料
网上报名及缴费成功后,请依据院系发布的“申请-考核”实施细则报送书面材料至报考院系审核。需提交的书面材料包括:
(1)《2024年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该表格在报名系统报名成功后,可在系统中生成并被下载打印。
①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需由本人所在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负责人在《2024年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中的指定位置填写“同意报考全日制脱产学习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的意见,并签字盖章。请务必严格按照上述内容填写,否则材料审核不通过。
②报名非定向就业的考生,不需签署报考意见,但必须保证在拟录取后,于规定时间内调取档案至我校(应届生完成调档时间结点为2024年9月1日前,往届生完成调档时间结点为2024年6月15日前),否则将被取消拟录取资格。考生因报考博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2)考生有效的二代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3)往届硕士须提供学位证、毕业证复印件;应届硕士须提供在读证明;
网上报名时未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学籍学历校验的考生,须另行提供以下证明材料:境内高校往届生提供研究生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和研究生学位认证报告,境外高校往届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境内高校应届生提供学籍认证报告,境外高校应届生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或毕业时间;
①研究生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获取途径: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点击“学历查询”下的“本人查询”打印下载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②研究生学位认证报告获取途径: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点击“学位查询”在线申请学位验证,打印下载本人的学位认证报告;
③应届硕士毕业生学籍认证报告获取途径: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进入“学信档案”在线申请学籍验证,打印下载本人的学籍认证报告。如不成功可根据要求申请书面认证,获得“学籍认证报告”
④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获取途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系统。
(4)考生硕士阶段成绩单(须加盖硕士毕业学校研究生培养单位红章,或由该校档案管理部门在成续单复印件上盖章并注明成绩单内容与档案内成续单内容一,否则视为无效)。
(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已完成部分的论文文稿);
(6)专家推荐信2封(从报名网站下载后填妥,须由相关专业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填写,代签一律视作伪造,取消考试资格)。如还有其他推荐材料,可一并提交
(7)报考少民骨干的考生填写《报考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从报名网站下载),并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签署意见。
(8)报考院系要求的其他材料。
注:以上所有报考材料属存档材料,恕不退还。
3.院系初审
各招生院系成立招生工作指导小组,招生工作指导小组负责本院系的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
院系制定的“申请-考核”工作实施细则将明确是按研究方向、还是按专业(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可按一级学科)进行初审。
院系在招生工作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资格审核组,资格审核组负责申请者的资格审核。院系研究生招生工作指导小组根据材料审查结果,按实施细则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名单,在院系网站上公布。
4.综合考核
(1)综合考核时申请人需携带(1)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原件)。综合考核前学院将核查上述证件的原件。
(2)综合考核由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评审委员会负责,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对申请人外语水平:俄语(含专业外语)、专业基础、科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学术素养等)、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对申请人作出综合评价。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考核成绩最终归并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测评三门科目,即考核成绩=外国语成绩+专业基础成绩+综合测评成绩,每门科目的满分为100分,考核成绩的总分满分为300分,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录取。学院录取时按照研究方向录取,即报考同一专业(按一级学科招生的,按一级学科内设方向)同一研究方向的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录取。
(5)综合考核总成绩低于180分,或单科(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测评三科之一)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
综合考核全程录音录像。
5.拟录取工作
(1)拟录取名单由博士研究生招生学院报研究生院复核,研究生院提交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2)拟录取名单和递补名单须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拟录取名单由研招综办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统一公示,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含报名号、姓名、拟录取专业、拟录取类别、拟录取方向、综合考核各科成绩和总成绩、是否属于某类专项计划等;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专门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未经公示的录取结果无效。
(3)资格审核、综合考核的原始材料由学院留存备查,保证材料审查和综合考核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相关材料的留存期为6年。
(4)拟录取博士生入学后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体检。我校体检工作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者按我校学籍管理规定取消入学资格或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1.我校博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脱产学习,基准学制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准学制为5年,第3-5学年享受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助学金。
2.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中东研究、中国学、比较政治与区2域国别专业学费9000元/年,其他专业学费1万元/年,所有博士研究生都需要缴纳学费。
3.除高级翻译学院(翻译学专业)、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之外,2024级博士研究生均将在松江校区生活、学习。对上海地区定向博士研究生,我校不安排住宿。
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经学校查实的招生违规行为,将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