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1903年建校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已有120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含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其它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等75个。目前,学校拥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所拥有的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涵盖了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5月。2000年11月,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评审;接着,教育部正式行文,批准为“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成了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起点。2000年,以本学科为主要支点,中国语言文学建成了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1年,以本学科为主要支点,中国语言文学建成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汉语言文字学”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于200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继续保留国家重点学科资格;2008年,该学科又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2006年,新筹建的“华中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研究基地”获批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学科辐射圈”思路的导引下,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科的博士点不断增多。至2007年,除了拥有“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又创建“中外语言对比”、“中文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三个博士点,并获批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学科分类:文学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050100)
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学制:4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本专业2024年博士研究生计划招生8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即2024年9月15日前取得硕士学位)。我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博士研究生。
3.获得境外教育科研机构学位、学历的人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硕士学位认证书)。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规定的体检要求。
5.原则上只招收报考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教育博士和专项计划除外)。
6.原则上申请者需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25分及以上),或者参加雅思、托福、德、法、意、西、日、韩语水平考试,成绩达到相应标准(雅思6.5分,托福95分;德、法、意、西语水平考试达到欧洲统一语言参考框架(CECRL)的B2级;日语水平达到二级(N2);韩语成绩达到TOPIK4级),其它语种参照执行。
如满足以下情况,可视为外语水平符合基本报考条件:通过我中心组织的外语水平考核;在国(境)外留学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参加相应语种培训(高级班)并获结业证书(有效期2年以内)。
不满足外语水平基本报考条件的考生,必须参加我中心组织的外语水平考核(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内容包括外语基础,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参加中心组织的外语水平考核,仍不合格者(60分以下)视为不满足报考条件,不得进入资格审核。
(一)网报时间:
2023年12月4日09:00——2023年12月28日18:00
报名提交成功后则无法修改报考信息,请考生在提交前认真确认报考信息。
(二)报名网址建议使用电脑端和最新版本的谷歌、火狐、360极速、Edge等浏览器)
(三)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须用A4纸打印或复印,按以下顺序排列夹好装入邮寄信封(不要装订)。
1.《华中师范大学202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报名系统导出),须考生本人核对无误并签字。
2.学籍证明或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①往届件各一份。对考生学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学位认证证明,否则不能通过资格审核;
②应届生提交生提交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复印硕士学生证复印件一份(复印件上须有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校类别及毕业时间证明,并盖章)。对考生的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的学籍证明(登录学信网进行“学籍查询”,下载打印《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否则不能通过资格审核;
③获得境外教育科研机构学位、学历的考生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硕士学位认证书,否则不能通过资格审核。
3.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4.硕士研究生阶段课程成绩单原件一份。若提交复印件,则复印件需加盖学校研究生培养管理部门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5.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一份。原则上申请者需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25分及以上),或者参加雅思、托福、德、法、意、西、日、韩语水平考试,成绩达到相应标准(雅思6.5分,托福95分;德、法、意、西语水平考试达到欧洲统一语言参考框架(CECRL)的B2级;日语水平达到二级(N2);韩语成绩达到TOPIK4级),其它语种参照执行。
如满足以下情况,可视为外语水平符合基本报考条件:通过报考单位组织的外语水平考核;在国(境)外留学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参加相应语种培训(高级班)并获结业证书(有效期2年以内)。
6.两名同行专家推荐信。推荐专家须手写签名,并加盖其所在单位公章。
7.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含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专著等)复印件。
8.获奖证书或其他可以证明考生科研能力材料的复印件。9.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生提交论文开题报告)。
9.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
10.各招生单位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详见各招生单位网站细则。
注意事项:
申请者必须在综合考核面试时提供所有申请材料的原件,以便与复印件比对核查。申请者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作伪并核实,将取消其申请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
报名材料的纸质版请于2023年12月29日前(以邮戳为准)寄(送)至各招生单位(邮寄封面请注明“2024年博士报名材料”,考生邮寄材料后请及时主动与收件单位联系确认材料成功寄达)。逾期未寄(送)且未报备的报名无效,已寄(送)申请材料不予退还。
各招生单位于2024年1月10日前公告已收到报名材料的考生名单,请考生及时关注。
申请者必须在综合考核面试时提供所有申请材料的原件,以便与复印件比对核查。申请者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作伪并核实,将取消其申请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
以上材料请扫描后压缩以“姓名+报考导师+初试材料”命名,于2024年1月10日晚上20:00前发送到邮箱。
(一)材料审核
材料审核小组对申请人提供材料的完备性、真实性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进入资格审核环节。
(二)资格审核
语言所组织资格审核小组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并给出资料审核成绩,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对外公示。
资格审核总分值为100分。资格审核小组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对其学术背景、学业成绩、外语水平、科研成果、获奖、同行专家推荐意见、毕业论文或开题报告、读博期间研究计划等材料进行量化并作出综合评价,确定最终入围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对外公示。资格审核具体内容:
考生资格审查评分表 | |||
审查项目 | 满分 | 评分依据 | 得分 |
1.学习经历 | 20 | 本科及硕士阶段学业情况及发展潜力 | |
2.外语水平 | 20 | 具有较强的外语水平 | |
3.代表性科研成果 | 20 | 科研课题、科研论文、著作或教材、科研奖励等 | |
4.硕士学位论文 | 20 | 论文质量 | |
5.博士论文研究计划 | 20 | 研究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等 | |
合计总分 | 100 |
资格审核结果按报考专业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并按不高于3:1(即入围综合考核人数:专业招生计划数)的比例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资格审核成绩不合格者(60分以下)不能进入综合考核环节。
资格审核成绩仅用于确定能否入围综合考核,不计入综合考核总成绩。
(三)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是决定考生能否录取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是否具备博士培养潜能以及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
综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考核、科研能力考核、综合能力考核和外语水平考核等。
1.思想政治素质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主要考核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专业基础考核
采用笔试方式进行,主要考核考生对于所报考专业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值100分。
3.综合能力考核
采用面试方式进行。总分值100分,具体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环节一:基本情况介绍(10分钟)。重点考查申请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和研究潜质、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等。考生需针对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做PPT汇报:
(1)基本情况:教育背景、硕士期间的学习成绩、获奖情况等;
(2)科研能力:硕士期间开展的科研工作,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读博期间的研究计划
环节二:考官提问交流(20分钟)。考核组成员针对环节一考生汇报的情况及报考专业的相关知识进行提问,考核考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培养潜力。
根据考生综合能力考核的面试表现,考核组成员对申请人进行客观评价并打分。满分100分。
4.外语水平考核
采用笔试方式进行。翻译一篇与语言学相关的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考试时间60分满分100分。
5.综合考核成绩计算
考核内容 | 总分 | 考核方式 | 权重 | |
1.专业基础 | (1)汉语语法;(2)语言理论 | 100 | 笔试 | 40% |
2.综合能力 | (1)科研能力:重点考察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和研究潜质等。(2)综合素养:重点评估考生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专业兴趣、心理素质以及能否完成博士生学业的条件和能力等。 | 100 | 面试 | 40% |
3.外语水平 | 重点考察外语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 | 100 | 笔试 | 20% |
综合考核总成绩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四)录取规则
1.按报考同一专业(不区分方向)所有考生的综合考核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次进行拟录取。
2.综合考核不合格者(总成绩60分以下)不予录取。
3.语言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最终拟录取名单,名单公示无异议后报研究生院审议。
根据考生考核成绩,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进行录取工作。
2024年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及工程博士(专项计划)除外)学费收缴标准为10000元/生.学年,学制四年制。(若后期收费政策有变动,具体收费标准以学校财务处网站公示内容为准)
(一)学校建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专项(社会资助)奖学金、“三助一辅”岗位助学金、特殊困难救助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奖助渠道。
(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生每年3万元。
(三)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博士生每年1.8万元,纳入“华博计划”的博士生另行资助1500元/月。
(四)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一等学业奖学金1.5万元/年、二等学业奖学金1.2万元/年、三等学业奖学金1万元/年。
(五)学校设立研究生“三助一辅”(助教、助研、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岗位助学金,设立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并有校长奖(学生)和研究生专项(社会资助)奖学金,提供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特殊困难救助金,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资助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