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400余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学校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有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汉语言文学系,是1957年建校之初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有着良好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张清常、肖雷南、梁东汉、鲁歌、温小钰、陈寿鹏、丁正彬等诸位先生都曾躬耕于此。2002年增设新闻学系。2008年,在汉语言文学系和新闻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学院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科分类:文学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050100)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制:4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本方向2024年拟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1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1. 面向正常学制内应届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毕业生。
2. 基本要求:符合教育部关于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全部条件;无工作单位、无固定工资收入。
3. 英语水平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四级成绩达到425分)或以上;
(2)通过英语专业四级或以上;
(3)托福(TOEFL)成绩达到72分;
(4)雅思(IELTS)成绩达到5.5分;
(5)在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本科以上学位。
4. 已发表两篇与申报专业有关的论文。
5. 培养类别:录取考生为全日制全脱产学习,学生档案转入学校。
选拔程序包括网上报名、材料审核、综合考核、录取等环节,具体说明如下:
以“申请-考核”方式报考我校的考生需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网上报名系统”报名,报名时考试方式必须选择“申请-考核”并按要求上传电子版材料。
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2月12日-2024年2月25日。
考生须于规定时间内(以邮戳为准)向申请学院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寄、送均可):
(1)《报考内蒙古大学202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报名登记材料一览表》;
(3)两名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内具有教授职称专家出具的推荐信;
以上提供材料均应真实可靠,如有伪造,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招考录取资格。
申请材料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2月26日(以邮戳或送达时间为准),邮寄、送达均可。
组织学院导师组成立“材料审核小组”,研究生教学秘书或辅导员参与审核。凡发现考生提供虚假材料的,立即取消其申请资格。对于符合要求的考生,综合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习成绩、研究实践、硕士论文、学术论文、科研获奖等,给出材料评审结果意见,择优确定入围考生名单,并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批。审批通过即对外公示入围考核人员名单,公示期5个工作日。
组成有报考导师参加的不少于5名教授组成的“综合考核专家组”。坚持能力素质与知识考核并重,着力加强对专业素养、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和全面考查。强化对考生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外国语考核包含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外语知识与技能运用以及进行听取、理解和口头交流的能力。外语考核成绩按百分制给出,考生需通过学院设定的外语合格线,外语考核成绩不带入最终考试结果排名计算。
专业考核成绩由各成员分别按百分制给出并汇总给出考生综合考核结果意见。专业考核成绩由学院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根据专业考核成绩由高到低排列,确定并上报拟录取名单。
以“申请-考核”方式录取并取得学籍的博士研究生,在博士研究生正常学制内,学校每年提供助研津贴;按相关奖助规定要求享受国家助学金,优先参评国家级奖学金、自治区级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其他各类奖学金,享受学校“三助”补贴;优先受理科研创新项目、参加国际会议和资助6个月至1年的国外访学申请。
1.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考核”全过程的公平、公正和招考结果全面负责,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2. 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内蒙古大学的纪检、监察部门对“申请-考核”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选派专门人员到考试现场巡视,对有些考场还可派出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
3. 实行信息公布制度。考试办法程序、考试基本分数线、考试结果等信息应及时公布,答复考生提出的质疑。
4. 实行复议制度。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受理咨询申诉;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路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
1. “申请-考核”选拔方式只招收普通计划考生。
2. 博士培养单位可在学校“申请-考核”实施办法规定的申请条件基础上提出更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