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唯一)、全国首批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0年3月由原教育系、教育技术学系和高等教育研究室合并组建。教育系是1928年我校初建时期的文法学院中四个系科之一,也是我省高校历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2002年,为铭记田家炳先生的无私捐赠,学院又冠名为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2019年4月,依托我院学前教育学专业,全省首家学前教育学院在我校揭牌成立。在学院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杨亮功、谢循初、周辛、刘迺敬等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执教。学院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和行业精英,涌现出以王策三、江铭、石中英、李正、李军、程亮、严从根、胡金木、黄四林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校友。
学科分类:教育学
一级学科:教育学
二级学科:教育学(040100)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学制:学制3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本专业2024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0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4. 有2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须在博士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且所学专业与申请专业相同或相近。
6.外语水平:原则上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CET-6≥425分或CET-4≥500分或TOEFL≥72分或IELTS≥5.5分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过相关专业学术论文。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比较突出科研成果的申请者,经学院组织的相关领域专家对其成果材料进行审核认定后,可不受上述外语水平要求的限制。师范教育协同提质专项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学术水平要求的限制。
7.学术水平:应届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含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2篇;往届毕业生须以第一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的视同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且经导师及考核组认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3篇及以上;或主持C类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项并取得相关研究成果(项目分类标准参照《安徽师范大学科研业绩分类和认定办法(修订版)(校科字〔2023〕1号)》执行);或者作为主要完成人(第一或第二)出版学术专著1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专项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学术水平要求的限制。
8.除教育政策与法学、高等教育学方向外,其它方向原则上不招收定向考生。师范教育协同提质专项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学术水平要求的限制。
9.考生被录取后必须全脱产学习至少三年。
10.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一)个人申请(2月26日前)
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提交下列材料的扫描件至邮箱,逾期视为放弃考试资格。
材料提交要求为:所有材料均提交PDF格式(材料7除外),并务必按照以下顺序对文件排序整理(各材料以“序号+姓名+材料名称命名”,分开排序,勿整合到一个PDF文件内),形成压缩包文件,以“报名号+考生姓名”命名后发送。需提交材料包括:
1.安徽师范大学“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申请表;
2.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
3.本科及硕士阶段成绩单各一份(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及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公章),英语水平证明材料;
4.应届生提供在读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应届毕业硕士生证明;往届硕士毕业生应提供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
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简介及研究进展);
6.本人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论文(限3篇以内)、专著(含译著)、调研报告,主持起草的咨询报告、规划编制、政策文件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立项材料,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材料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等;
7.申请专业领域内两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推荐信;
8.考生个人陈述(包含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计划和预期目标);
9.近半年内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合格证明;
10.其他可以证明本人科研或英语能力的材料;
11.政审表;
12.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考生信息一览表(见附件2)。
(二)资格审查与初评(3月5日前)
工作组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考核组对通过资格审查者的外语水平和学术水平进行初评,按不低于“申请审核制”拟招生人数1:2的比例择优确定进入考核阶段的申请者名单,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进入面试考核阶段的申请者名单同时报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备案。
(三)考核(3月11日前)
进入考核阶段的申请者,由学院通知其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参加考核,并查验网上报名时提交的相关材料原件。
1.考核时间。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与学院实际,具体考核时间另行通知。
2.考核内容。重点考核申请者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博士研究计划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外语水平、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培养潜能等。
对申请者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状况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注重考查考生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情况。此项内容不计入考核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考核方式。考核采取线下面试方式,每位考生准备10分钟的PPT向考核组汇报(包括学术经历、拟攻读博士学位的论文选题及研究计划等),并回答考核组专家提问。考核组专家围绕考核重点对考生进行打分。
4.成绩计算。总成绩=科研能力成绩*40%+面试考核成绩*60%。其中,科研能力成绩计分办法见附件1,面试考核成绩或总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
(四)录取
1.拟录取名单初审。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组对考核组提交的考核记录、考核成绩和拟录取名单进行审查,初步确定拟录取名单。研究生院对各招生单位提交的拟录取名单和相关材料进行汇总、复核,并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领导组审定。
2.拟录取名单公示。研究生院将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领导组审定的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未经公示的学生不得录取。
3.签约。经学校批准录取的学生须与学院、招生导师就博士培养要求、目标任务和脱产学习等签订合约。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奖助学金和相关待遇按照我校相关规定执行。
(一)加强监督与问责。学院设立招生违规举报电话:0553-3937009,积极接受社会监督。
(二)做好审核过程记录及申请者材料保管工作。学院对面试全过程进行现场录音录像,并做好文字记录。
(一)学制:2024年秋季入学,一般为三年。
(二)学费:10000元/年/生。
报名参加“申请审核制”的考生,若最终未被录取,在当年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可继续参加我院博士研究生的公开招考,但必须与学校研招办联系,确认后方可报名。
附件1: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科研能力成绩评分办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