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教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序列,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始终处于中国大学的第一方阵,获得了公认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
政府管理学院的学科渊源可以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政治学系和1914年成立的金陵大学政治系,至今已逾百年历史。1986年,南京大学复建政治学系,后于2001年成立公共管理学院,2009年更名为政府管理学院。经过复建后近40年的发展,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现已成为国内高校中实力较强和特色鲜明的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研究重镇之一。
学院现设有政治学系、行政管理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系、应急管理系、比较政治系等教学单位,设有3个本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先后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国家安全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政治学、公共管理学),3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博士点重点学科(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国家安全学),2个江苏省优势学科(政治学、公共管理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MPA)。学院还拥有1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江苏省社会风险管理研究基地暨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社会保障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基层组织建设研究基地),一个中央部委研究基地(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学院与海外多个世界著名高校开展了双硕士学位项目及多个交换生项目。
学科分类:管理学
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
二级学科:公共管理学(120400)
研究方向: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学制:学制4年
学费:10000元/年
招生人数:本学院2024年共拟招收博士研究生32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学位或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以我校规定的新生报到时间为准,下同)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
(2)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或硕士毕业人员。
4.持国(境)外学历或学位证书者,须在博士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6. 外语语种须符合南京大学博士招生目录中考试科目的选考要求。申请者语言水平须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英语水平原则上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a.英语专业四级合格及以上,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及以上;b.CET-4≥497分或CET-6≥426分(CET-4 或 CET-6 成绩为等级制的考生,须经学院招生领导工作小组认定);
C. IELTS≥6.0;
d. TOEFL>85;
e.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期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
f.以第一译者身份翻译出版过学术著作。
(2)俄语:通过俄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俄语六级(CRT6)或俄罗斯联邦对外俄语等级考试TPKИ的 B1 及以上。
(3)日语:通过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日语六级(CJT6)或日语能力测试(JLPT)N3 及以上。
(4)德语:通过德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德语六级(CGT6)或取得歌德学院 B2证书(Goethe-Zertifikat B2)及以上或德福考试证书(TestDaF)或 DSH 考试证书。
(5)法语:通过法语专业四级考试或 DELF 考试 B1 及以上。(6)西班牙语:通过西班牙语专业四级考试或通过西班牙语DELE 考试 B1 及以上。
(7)在国外留学并获得教育部学位学历认证。
7.有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8.目前已处于博士研究生在读阶段的考生,如申请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报名前须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于 2024年5月30 日前递交离校证明,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9.硕博连读考生须为我校具有硕博连读资格的在读优秀硕士
10.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11.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援疆博士师资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等教育部专项计划的考生,除符合上述基本报考条件外,须同时符合教育部公布的各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及要求。2024 年我校具体专项计划以教育部下达为准。
报考者报名前应仔细阅读南京大学 2024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招生目录及报考院系“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实施细则,确认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如不符合报考条件,学校将取消考生的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入学资格,相关后果由报考者本人承担。
博士研究生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及纸质申请材料寄送两个环节,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上述两项工作,否则视为报名失败。
(一)网上报名
普通招考类网上报名具体安排详见“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二)纸质申请材料寄送
1.寄送至学校研招办的材料:考生请留意查看《南京大学 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报考材料”部分。如有涉及少民计划的考生须按要求在2023年12月26 日前(以寄出邮局邮戳或凭据为准)通过中国邮政EMS寄送到仙林校区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2.寄送至本院系的材料:
(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一份(在博士报名网站生成并打印,最后一页须由考生本人签名)。注意:在填写考试科目时,请务必注明外语语种。
(2)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 A4 纸同一面上)。(3)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各一份,考试时提供原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盖章的《应届毕业硕士生证明》原件。
(4)硕士生课程成绩单原件一份(复印件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管理部门公章)。
(5)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一份。6)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专著等)复印件,以及获奖证书或其他可以证明考生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材料。
(7)申请学科或相近学科的两名正高职称专家推荐信(模板参见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南京大学 2024 年博士研究生招牛章程”,可以打印,但必须有盖章和专家的亲笔签字)。
(8)已获硕士学位申请者须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在国(境)外获得学位者,若毕业无学位论文要求,须提供1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
(9)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
(10)报考定向生者须提交所在单位同意全脱产(全学制四年时间)学习的证明材料(原则上每位博导每年最多招收1名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不含教育部专项招生计划])。
以上纸质材料于2023年12月28 日前(以寄出凭证时间为准)用EMS 或顺丰快递寄送至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请在EMS封面注明“政府管理学院申请一考核制材料”
如因考生个人原因未能及时寄送报名材料而导致无法参加考试,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考生提供的所有报考材料均应真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该考生的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入学资格。
学院按一级学科(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国家安全学)组织专家组对申请人的专业背景、综合素质和外语能力等进行初步审查。对申请者的专业背景、综合素质、研究计划书、外语能力等进行综合打分,按每位导师名下不超出5位(含5位)申请者的额度,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者,名单将在学院网站公示(http://public.nju.edu.cn/)。
综合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综合考核于招生当年1月上旬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综合成绩计算方法:综合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
1.笔试。
(1)笔试着重考核申请者的专业知识、科研潜质和创新能力。笔试由学院统一安排。考核内容涵盖专业外语、专业理2)论与研究方法或专业综合等。每科目满分均为 100分,及格线为60分,单科不及格者将不子录取。
(3)具体考试科目见附件,如遇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2.面试。
面试小组:由不少于5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
面试考核:申请者准备时长不超过 15分钟的 PPT,包括介绍个人简况(含知识背景与科研成果,不超过3分钟)、拟攻读博士阶段的研究计划(不超过 12分钟);考核小组以汉语与外语提问,成员各自评分,最后计算乎均成绩,作为申请者面试得分。满分为 100 分,及格线60分,面试不及格者将不子录取。院系对考生进行思想品德考核,思想品德考核不计分,以合格/不合格给出考核结果,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子录取。
考生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加和为综合成绩,根据导师招生名额情况,以报考导师为单位,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或递补。若有考生放弃拟录取资格,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对报考同一导师的申请者,可结合导师意见根据综合成绩顺延录取,相关名单须经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并上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本院根据考生的思想品德考核结果、综合成绩等,结合本院具体工作进程,在 2024 年招生计划内按照“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确定本院拟录取名单,并上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南京大学 2024 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经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示,公示期为 10 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拟录取名单将上报教育部审核,正式录取名单以教育部审核结果为准。
学校经体检、政审、调档等流程后,向手续完备的拟录取新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本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对博士生招考工作进行直接领导和全过程监察督导。
本院依规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在本院网站上公布申请考核实施细则、材料审核结果、所有参加复试考生的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综合成绩等信息。
如考生对本院博士研究生招考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我院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