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能源电力人才。学校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积极活跃在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攻克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多项技术难题,为推进电力科技进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紧抓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始建于195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专业,该学科专业于1961年整体迁入我校。1997年,由原管理工程系、经济系、电力经济系合并成立工商管理学院,2009年,原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名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领域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两大门类。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技术经济及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MBA和“金融硕士”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工程造价(保定)共11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共6374人(其中保定2406人)。为响应国家的“供应链的创新与应用”战略以及物流业振兴计划,我院从2018年开始在全院学生中选拔优秀生源开办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方向)创新实践班,并于2020年申请新增供应链管理本科专业,自2021年开始招生,为加强对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成立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为学生今后向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科分类:管理学
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
二级学科:工商管理学(120200)
研究方向:大数据预测与评价理论及应用
学制:学制4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本专业2024年共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6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坚持“择优选拔、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落实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强化对申请人学术道德、专业素养、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和全面考查。注重选拔程序的合法性,保证选拔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材料审核组、综合考核专家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对整个招生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材料审核组负责申请人材料审核,综合考核专家组负责复试考核。
(一)基本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
(二)申请-考核报考条件
除满足“(一)基本要求”外,还须满足:
(1)2024届全日制硕士毕业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硕士学位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2)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成绩不低于425分,或雅思成绩不低于6.5,或托福成绩不低于90分,或小语种等级考试同等水平成绩认证。
(3)报考非定向就业或“少干计划”非在职考生。
申请人向报考导师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向学校提交以下材料:
1.华北电力大学“申请-考核”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2.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
3.本人有效身份证、学生证、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原件;
5.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6.本人已公开发表(出版)的学术论文(专著)的复印件;
7.其他可以证明申请人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材料,包括课题、发明专利、获奖及学习工作中的获奖证书等复印件;
8.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9.科研计划书。申请人结合拟报考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某一具体项目,撰写一份科研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创新点等,要求字数不少于8000字,列出必要的参考文献。科研计划书主要用来考察考生对读博的学术准备,不要求将来博士期间必须完成(可自拟格式)
1.报名申请
考生登录中国研招网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选择我校“申请-考核”招生方式进行网上报名,在规定的申请截止期内将申请材料送交(或邮寄)至研招办。
2.材料审核
学院组织不少于3名高级职称专家(导师回避)组成材料审核组,负责对申请人资格、基本素质和科研潜质进行评估与初选,对考生提供的材料审核鉴定,排除抄袭、造假、冒名或有名无实等情况。主要审核内容:
(1)考生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及取得的成绩;
(2)考生从事报考学科领域的相关工作经历、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高水平学术文章等;
(3)考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等;
(4)其他与考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有关的因素等。
学院确定通过材料审核考生名单并报研究生院,名单经研究生院审定后在网站对外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含考生基本信息、报考类别、报考导师、科研成果材料、咨询及申诉渠道等。
3.复试考核
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考核”制考生只参加复试综合考核。学院成立由不少于5名教授或博士生导师组成的综合考核专家组,根据学院年度《博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自主确定考核内容、形式及要求。复试考核过程要严格纪律、真实记录并妥善留存记录材料,认真填写《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情况登记表》。
考核时每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其中10分钟左右为PPT汇报,主要讲述博士生阶段研究计划。面试注重考核申请者的英文交流能力、学术兴趣、研究潜力等方面。
4.录取
经复试考核确定为拟录取博士研究生的申请人名单及申报材料,由各学院上报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经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不少于10个工作日。
1.“申请-考核”制招生录取的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需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经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须出具正式公函)。
2.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组、材料审核组、综合考核专家组和招生导师对考核内容负责,如有违规违纪行为,依据相关规定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造成不良影响的,取消导师或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资格。
3.申请人要对提供材料负责,如有不实,学校将根据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理,并取消录取资格。
4.本办法由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