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简章
2024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伦理学专业实验哲学(实验伦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合校二十多年来,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22年,学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57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位列101-150位,国际教育研究机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94位。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130个本科专业,6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1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简介】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哲学院系之一,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在全国各类评估中名列前茅,也是国际知名大学哲学院系。哲学学科在2023年度国际QS排名中,世界排名第43,位列国内高校第一,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类学科。20世纪初期,众多著名哲学家,如熊十力、方东美、洪谦、朱光潜等人在这里任教。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达先生,曾任恢复重建的哲学系系主任,并为20世纪后叶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学科优势突出。学院共有哲学1个一级学科,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9个二级学科,其中哲学二级学科8个,国学1个,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宗教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国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设有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9个硕士点,9个博士点。学院设哲学系、宗教学系,下设8个教研室,武汉大学国学院挂靠哲学学院。学院设有3个省级科研基地,13个校级研究平台,拥有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文学院、历史学院共建)。

一、招生专业

学科分类:哲学

一级学科:哲学

二级学科:伦理学(010105)

研究方向:实验哲学(实验伦理学)

二、招生信息

学制:4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学院2024年共拟招收博士研究生39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三、 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国家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本科、研究生期间无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处分记录。

3.欢迎有志于潜心哲学、心理学学术研究且具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学术热情、学术潜质的考生报考。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我校的补充规定。

5.考生学位或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单证硕士学位(无学历证书)的考生应于2023年12月31日前获得学位。

(2)应届硕士毕业生(含在境外教育科研机构获得学位和学历的考生)须在2024年8月3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原件。

6.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四、网上报名及准考审核

网上报名

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并缴纳报名费,恕不接收规定时间外的补报及缴费。

(一)时间:2023年11月29日—12月22日

(二)流程:

1.登录网报页面按要求注册、填写有关信息、上传相关材料。

(1)上传材料清单及排列顺序:

入学申请。含个人基本情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

最后学位、学历证书。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学信网学籍认证报告,本校应届毕业硕士生也可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在境外教育科研机构获得学位、学历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复印件或者学校出具的预计毕业时间的证明;

本科与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须加盖出具单位的公章);

相关证明、说明材料。包括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毕业论文摘要、目录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各类外语水平证书或证明材料,说明个人特别成就、能力的其他材料。

(2)硕士学位论文可提供WORD或PDF格式,其他材料一律提供PDF格式,且所有文档须压缩成一个文件,压缩文件不得超过20MB,压缩文件名命名规则为:网报号_姓名,如2022420100001_张某。

(3)个人专著请提供封面页、版权页、目录及正文前10页,参编著作请提供封面页、版权页、目录及参编部分前10页,文集类(含公开发表的论文)请提供封面页、版权页、目录及个人有关部分的全文。

2.网上缴纳报名费60元。

3.网报缴费成功后,考生可打印《武汉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还须下载并填写相应表格,具体要求见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报名信息,一旦报名时间截止,不允许修改考生的任何信息(附加信息除外)。网上缴费成功后,所缴纳的报名费不退。请考生审慎准确填写报名信息,因信息有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准考审核

学院将根据申请者上传的申请材料,对报名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不符合报考资格者,不予准考。对逾期未按要求上传文件、不符合申请条件或材料不全的申请人,不予受理。必要时可要求申请者另外提交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考生可于2024年1月5日17:00以后登录报名系统查询准考结果。

对弄虚作假、提供不实信息的申请者,不论何时,一经发现查实,即取消其申请资格、参加考核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将相关行为及处理结果通知其所在单位,并与推荐人一并记入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失信档案。在当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中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许报考。

五、外语综合水平考试

由学校统一组织,主要考查申请者运用外语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能力。

(一)时间:2024年3月9日上午8:30-11:30(暂定)。

(二)地点:武汉大学(具体地点详见准考证,准考证请于考试前一周在网报系统自行打印)。

(三)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在外语综合水平考试阶段需加试政治理论(文科考试内容主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理科考试内容主要为自然辩证法)。

(四)政治理论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2024年3月9日下午14:00-17:00,满分为100分。

(五)考生自带文具:1.2B铅笔;2.黑色中性笔;3.橡皮擦。严禁携带其他物品进入考场。

(六)成绩公布:考生可在研究生院网站上查询本人成绩。若对成绩有异议,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申请复查。学校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认真复查,并将复查结果在网上公布,考生本人不得查阅试卷。

(七)免试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免除外语综合水平考试。

(一)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哲学学科领域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英文文章,被SCI、SSCI、A&HCI收录。

(二)雅思(IELTS)成绩7分及以上或托福(TOFEL)成绩100分及以上或GRE成绩320分及以上(有效期内)。

(三)境外教育科研机构获得学位、学历的考生(留学国语种是英语的)。(2019年6月1日之后获得学位、学历)。

申请外语综合水平考试免试的考生须于网报结束前(2023年12月22日)向学院寄送免试申请表()及相关支撑材料,经学院审核批准后可免试外语,未提交申请材料的或不符合条件的视为无效申请。(备注:免试申请表请在学院网站下载)

支撑材料:文章全文、期刊封面及目录,检索证明并盖公章;或英语成绩单复印件;境外教育科研机构获得学位、学历的考生(留学国语种是英语的),须提交学位、学历证的复印件及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的复印件或者学校出具的预计毕业时间的证明。

六、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者须在2024年2月16日前(以发件日的邮戳为准)将纸质版申请材料按要求寄送至学院研究生教学办公室。邮寄材料外部请注明“考生姓名-报考专业-报考导师-博士生申请材料”;逾期不提交材料者视为自动放弃申请资格。

纸质材料清单及排列顺序:①入学申请。含个人基本情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②《武汉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网报系统打印)。③最后学位、学历证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学信网学籍认证报告,本校应届毕业硕士生也可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在境外教育科研机构获得学位、学

历的考生,须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复印件或者学校出具的预计毕业时间的证明。④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出具的《专家推荐书》(网报系统生成打印。推荐人姓名、所在单位、职称等信息将对外公布,向我校推荐过考生、但考生存在提交虚假材料、考试舞弊以及实际信息与推荐意见明显不符合者,请勿再向我校推荐考生)。分别密封并由推荐专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⑤本科与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须加盖出具单位的公章)。⑥相关证明、说明材料。包括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毕业论文摘要、目录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说明个人特别成就、能力的其他材料;各类外语水平证书或证明材料。

七、确定候选人

学院各考核专家组根据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对考生入学申请进行集体审核评议,按百分制打分,

根据总评成绩做出评价结论。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家组评议结果按不超过招生计划数1:2的比例确定候选人,公示无异议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评议总成绩=教育背景10%+科研成果30%+外语水平30%+申请人评价(研究计划-学习成绩-推荐专家评价)30%

八、综合考核(含资格审核)

(一)时间、地点

时间:2024年3月-4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二)考核内容与形式(含专业加试科目)

1.考核内容

(1)学术素养。主要考查候选人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学术研究兴趣及研究能力等,是否具备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基础及学术研究能力。

(2)外语水平(可包括文献阅读、摘要写作、口语和听力等)。主要考查候选人是否具备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应具备的外语应用能力。

(3)培养潜质。结合候选人学术研究经历,主要考查候选人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否具备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潜质。

2.考核形式

考核根据二级学科要求,采用笔试+面试形式进行。全面衡量候选人的学术修养、外语水平、培养潜质、学术道德、思想品德等。考核过程应做好记录,全程录音录像,形成考试档案保存。

面试一般不少于30分钟,其中外语听力口语面试10分钟,专业面试20分钟。通过现场问答等方式,考察考生的治学态度、学术素养、外语水平和学术潜力等综合素质。

3.加试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考生是否加试及加试科目,根据二级学科要求确定。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三)考核成绩及计算方法

考核专家组对候选人的外语水平、学术素养和创新潜质三方面分别按百分制打分,并按以下公式计算考核总评成绩。

考核总评成绩=评议总成绩30%+外语听力及口语成绩20%+专业考核成绩50%专业考核成绩=笔试×50%+面试×50%;

(四)综合考核收费180元,收费办法及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九、录取原则

坚持“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原则。

十、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标准及我校的补充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十一、收费标准及奖助体系

(一)学费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10000元/人·年。

(二)住宿费

根据住宿条件,920—2480元/人·年。

(三)奖助学金

评选范围及奖助标准详见武汉大学研工部网站。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25 boshi.ac.cn 博研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