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19年的南开大学,其研究生教育最早可以上溯到1928年,历经西南联大、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等阶段,至今,南开大学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历史已逾95年。作为一所文理并重、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南开大学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模式。
南开大学自1919年建校即设有哲学门,后改称哲学教育系。抗战期间,与北大、清华共同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南开大学哲学系于1981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获批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哲学一级学科是天津市重点学科,也是天津市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为天津市教委重点建设智库,社会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为天津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逻辑推理与分析实验室为天津市重点社会科学实验室。2022年,逻辑推理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学科分类:哲学
一级学科:哲学
二级学科:宗教学(010107)
研究方向:西方宗教思想史
学制:4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学院2024年共拟招收博士研究生25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选拔原则;坚持专家组及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决策的原则;坚持以考生的创新能力、科研潜力和已获得的学术成果为依据的原则。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法学研究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须提供至少两名所报考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出具的书面推荐意见。
5.考生的前置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在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人员需在综合考核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取消考核资格)。
(2)2024年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是指在境内就读且毕业时(2024年7月左右)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的学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入学日期一般为9月初,具体日期请以当年录取阶段发布的通知为准)须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只有硕士学位证书,没有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人员和在国(境)外就读的在学硕士生必须在综合考核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在国(境)外就读的在学硕士生还需在综合考核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取消考核资格)。
(3)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我校只允许个别科研能力强、导师推荐的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同等学力考生需满足以下要求:
①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并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2018年9月1日之前获得)。
②已完成硕士学位课程并出具硕士学位课程结业证书及成绩证明(包括全部必修课和学位课,且成绩合格)。
③以第一作者、近六年来(2018年-2023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高校师资、研究院所等科研机构的人员要求6篇以上,其他单位的人员要求3篇以上。
④必须征得报考导师的同意,并由报考导师出具推荐函。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的考生务必在网上报名前将以上材料原件报送研招办审查,过期不再受理。
(4)考生须提供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1.第一外语为英语的考生,须符合以下任一项:
(1)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六级成绩425分及以上)或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且成绩为优秀(四级成绩550分及以上);
(2)TOEFL成绩90分及以上;
(3)IELTS(A类/学术类)成绩6分及以上;
(4)GRE成绩310分及以上,或者GMAT成绩640分及以上;
(5)英语专业四级(及以上)考试合格;
(6)通过由学院组织的专业外语考试。(第一批次申请考核不设置此考试,本考试仅在第二批次考核中设置。如不符合前四条外语水平要求,考生可在第二批次考核中报名。)
2.第一外语不是英语的考生,须符合以下任一项:
(1)日语要求日本语能力测试N1合格或日语专业四级合格;
(2)俄语要求俄语专业四级合格;
(3)法语要求法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或法语DEFL/DALF考试达到C1级;
(4)德语要求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或德福考试成绩19~20分,或TELC以及歌德德语水平测试达到C1级;
(5)通过由学院组织的专业外语考试。(第一批次申请考核不设置此考试,本考试仅在第二批次考核中设置。如不符合前四条外语水平要求,考生可在第二批次考核中报名。)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采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报名。考生须要按时进行网上报名,并通过网上支付形式缴纳报名费,报名费标准为140元/人·次,报名费支付后一律不予退还,网上报名结束时仍未成功缴纳报名费的视为报名信息无效。
考生须于规定时间向哲学院研究生办公室提交以下申请材料(申请材料要求用A4纸打印/复印,以快递方式邮寄,同时发送电子版材料至指定邮箱,逾期未提交或所提交材料不符合要求者,按放弃报考处理):
1.《2024年南开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考核申请表》。
2.《2024年攻读南开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表上须粘贴近期个人2寸证件照片)。
3.《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系统报名生成表格后签字盖章);
4.两名所申请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出具的推荐书。
5.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须加盖教务处、研究生院或人事部门公章。
6.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
7.硕士研究生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复印件,无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的可不提供学历证书),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8.外语水平能力证书复印件(CET6、TOEFL、IELTS、GRE等)。
9.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应届生及无硕士学位论文的可不提供)。
10.获奖证书、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及其它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考生提交的材料均应真实可靠,如系伪造,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录取资格。(为确保材料能安全送达,请使用顺丰快递寄送,以签收时间为准。不支持到付,请勿使用顺丰同城)。邮件发送:请将上述材料汇总成1个PDF文档,发送至学院邮箱。
学院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评估,并给出材料审核成绩。学院根据材料审核成绩和招生计划择优确定入围考核人员名单,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学院对外公示材料审核成绩及入围考核人员名单,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评估内容如下:
(1)学生本科和硕士期间的学习情况(40分)
(2)科学研究情况(50分)
(3)外语水平及能力(10分)
1.参加综合考核的考生需缴纳复试费,标准为90元/人·次。
2.学院成立由考生申请导师参加的“综合考核专家组”,“综合考核专家组”一般由不少于5名的相关学科博导或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
3.综合考核内容分为专业知识笔试和专业面试。专业知识笔试(分专业)满分40分。专业面试满分60分。专业面试中每位申请人需准备10分钟PPT展示,PPT内容需包含个人简介、学习成绩、科学研究、发表成果及博士研修计划等内容。PPT展示后进行现场提问回答及其他相关面试环节。综合考核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根据考核成绩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考核成绩将在学院网站公示十个工作日。
4.综合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学院对外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学院在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补充规定,根据学院招生计划、材料审核及综合考核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审核通过后由学院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每个招生年度分别安排两个批次的“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根据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第一批次招生计划未完成的,继续进行第二批次招生。
(1)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1月1日-11月10日;
(2)提交申请材料截止时间:2023年11月12日前寄到;
(3)材料审核结果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5日前;
(4)综合考核时间:2023年12月1日-7日。
(1)网上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4月20日17点;
(2)提交申请材料截止时间:2024年4月22日;
(3)材料审核结果发布时间:2024年4月30日前;
(4)综合考核时间:2024年5月10日-5月20日。
以上时间安排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凡被拟录取为非定向类型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将在6月初发放调档函调档,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档案及工资关系均须调入我校,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教育部各类专项计划、学校相关文件规定的特殊类型考生依相关文件规定执行。根据教育部规定,“考生须征得委培、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考生与所在委培单位或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复试、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负责任。”
考生报考资格在录取检查时将重新核查,如不符合要求将取消录取资格。
凡被我校录取的博士研究生,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报到注册,且必须携带硕士学位证书(在国外获得学位者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学位认证证书,直博生需携带本科毕业证书,硕博连读生需携带本人研究生证)、身份证件等相关材料供学校审查。
上述条款未尽事宜或不一致之处,均以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发布的202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之规定为准。
博士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以其入学当年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制为准。当前,博士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基于4年的弹性学制,最长修业年限(含保留学籍和休学时间)为6年。
全日制非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及各类全日制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单位在天津市的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均可申请宿舍;定向单位在天津市的全日制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原则上不提供住宿。
考生如果对各考核环节有疑问,可首先向申请学院提出申诉,由学院调查、处理。仍有异议的,可进一步向研究生院提出申诉,并由研究生院按照教育部及学校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一)网上提交的个人信息必须准确、真实,否则影响考试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报名登记表上填写的信息与网上报名提交的信息相应内容应该一致。
(三)请考生事先对本人的报考资格进行确认,如因考生个人原因取消报名或不能参加考试的,报名费一律不予退还。
(四)由于网络等因素可能造成报名过程出现异常情况,请考生务必预留充足时间以完成全部报名流程。如果网上报名或者网上支付出现问题,请与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联系。
(五)学校、招生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考核形式进行调整。
(六)允许考生同时填报多个志愿,每个志愿对应一位招生导师;如果报考志愿对应的多位导师属于同一个学院,且有两个及以上志愿入围综合考核阶段,在综合考核前考生需向学院确认一个参加综合考核的志愿,其他志愿不予准考;如果报考志愿对应的多位导师分属不同学院,考生可自愿参加不同学院的综合考核,如果被拟录取,以最先公示的学院拟录取结果为准,其他学院拟录取信息无效。
(七)报考有关事宜请登陆南开大学研招网查询,并随时留意网站上公布的最新招生信息。如有变动,以南开大学研招网上公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