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简章
2024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中国传统哲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始终秉持“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坚持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为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到建校100周年时,努力把吉林大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2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新兴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19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5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组建于 1995 年,是在原哲学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回顾哲学社会学院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时期:

(一)哲学系创建时期(1958—1977年)哲学系是1958年在我校原哲学教研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59年招收了第一届五年制本科生。

(二)哲学系发展时期( 1978 —1995 年)改革开放后,哲学系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81年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同年建立自然辩证法专业并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1982年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四个硕士点,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建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这是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1985年哲学系开始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

(三)哲学社会学院建立与发展时期(1995年—至今)1995年5月,学校建立哲学社会学院。目前,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4个系:哲学系(1958年建系)、社会学系(1989年建系)、心理学系(1995年建系)、劳动和社会保障学系(2005年建系);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5个本科专业: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劳动和社会保障;13个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社会学、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社会保障、人类学、社会工作硕士、应用心理硕士;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社会保障;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和社会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和社会学)的学术重镇。2018年1月,哲学学科被确立为吉林大学一流建设学科,社会学被确立为一流学科建设支撑学科。

一、招生专业

学科分类:哲学

一级学科:哲学

二级学科:中国哲学(010102)

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哲学

二、招生信息

学制:3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学院2024年共拟招收博士研究生36人。

学习方式:全日制

三、申请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三)符合《吉林大学2024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条件、学习和就业方式。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条件之一:

1.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2.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五)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六)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七)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要求及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八)报考考生,本科、硕士就读专业应有一个相关专业学习经历;

(九)“申请考核制”考生(除“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外语水平须符合以下任意一项:

1.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达到550分及以上或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

2.托福(TOEFL)考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

3.雅思(IELTS)考试成绩达到6分及以上

4.GRE成绩达到300分及以上(新)。

5.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

6.WSK(PETS-5)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

7.通过俄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俄语四级(CRT4)或俄罗斯联邦对外俄语等级考试ТРКИ的B1及以上。

8.通过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日语四级(CJT4)或日语能力测试(JLPT)N2及以上。

9.在英语、日语、俄语国家或地区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10.在国外有1年以上(含1年)全日制学习经历(报考英语、日语、俄语语种为当地主要日用语言和授课语言)的人员,该部分人员需提供学习经历的证明和成绩单。

11.报考体育社会学专业,获得世界级赛事冠军和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考生(需提供赛事和运动等级证明),通过我院组织的单独考核,成绩合格。

(十)学术成果要求:

1-2篇的学术论文代表作(不限是否发表)。

四、考核程序:

(一)报名:

1.报考我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的所有考生,均须登陆吉林大学招生网进行网上报名。网上交纳报名费人民币200元,报名费一经缴纳,均不办理退还。网报时间截止前未成功交纳报名费的视为报名信息无效。网上报名和缴费时间为2024年1月16日—2024年2月28日

2.考生在网报前应认真阅读吉林大学2024年博士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及本细则等相关文件,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纸版材料,考生须于2024年3月5日周二之前(包括5日当天下午四点前必须邮寄到)逾期不予补报。纸版申请表等相关材料装订成册(请务必使用EMS或顺丰邮寄),因使用其它快递公司邮寄耽误报名者,后果自负。电子版材料,要求对应纸版材料扫描成一个PDF文件,须于2024年3月1日前发至邮箱,截止时间未能按通知要求邮寄纸版材料、发送对应电子版材料和填报《哲学社会学院博士报名信息一览表》(附件下载)者,学院将不计入报名序列。

(二)提交申请材料:

凡申请参加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申请考核制”的考生须提交如下申请材料,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如有伪造,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报名、考核、录取资格。

1.《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信息简表》一份(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下载并打印,“本人自述”栏及承诺人签名均由考生本人手写);

2.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的研究计划(需含博士期间研究课题来源、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手段、主要参考文献),要求3000字左右;

3.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出具的“专家推荐书”;

4.考生(含军人)本人居民身份证件复印件;

5.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

6.已获硕士学位人员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研究生证复印件或所在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学证明);

7.在国内获得硕士学位者,须提交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

8.在国(境)外获得学位者,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

9.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成绩单。由考生所在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非应届毕业生可由考生档案所在人事部门或毕业学校档案管理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10.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硕士论文概要)。

11.获奖证书、发表论文、获得授权专利及其它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12.外语水平证书材料复印件。

所有提交材料格式要求如下:

1.纸质材料:要求A4纸规格,按以上申请材料顺序排列。

2.电子材料:须将填报完整的纸质材料按上述顺序排列扫描形成1个PDF文件,连同填写好个人信息的《哲学社会学院博士报名信息一览表》(EXCEL)(此通知附件自行下载)作为佐证材料发送至学院报名邮箱。

其中,上述材料除第2项和第10项外,PDF均须为对应原件的扫描版。

(邮件主题:“2024博士+姓名+网上报名编号+报考专业+报考导师”,请务必压缩成一个文件夹)

(三)学院考核:资格审核阶段

学院成立不少于5名相关专家组成的“资格审核小组”,确定资格审核标准和进入综合考核的比例,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评估,根据考生的外语水平、学习成绩、硕士论文、参与科研、发表论文以及获奖等情况,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在进入综合考核比例范围内,择优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在招生单位网站对外公布。考生成绩在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不予进入下一阶段的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阶段

学院成立不少于5名本学科副教授职称(含)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专家组成的“综合考核专家组”,对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进行综合考核。

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专业笔试(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及综合能力面试(含思想品德考核)。考核每部分满分均为100分,最后给出百分制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其中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所占比重各为15%、综合能力面试所占比重为70%(其中外语能力所占比重为20%,研究计划陈述及问答所占比重为50%)。成绩按照高分到低分排序。最后给出百分制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面试全程录像,全程书面记录,每人不少于30分钟。思想品德考核不计入综合考核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综合考核小组面试过程中要考察考生以下方面的内容:学习基础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博士生的培养潜能和综合素质、外国语的听力和口语测试。

(四)拟录取审核:

在招生计划额度内,学院根据考核小组提供的综合考核成绩、拟录取名单在本单位网站公示3天后,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拟录取“申请考核制”考生名单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核,被核准后,由吉林大学招生办在“吉林大学招生网”对外公示,公示期为十个工作日。

五、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由文学院在新生报到后组织进行。

六、学费和奖助学金

(一)学费

按照国家规定,学校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制内学费每年10000元,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制内学费每年12000元。

(二)奖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评定办法详见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2.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设立部分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按岗位工作发放津贴。

(网)2024年哲学社会学院博士报名信息一览表.xls

吉林大学202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docx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25 boshi.ac.cn 博研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