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简章
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应用经济学专业产业经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以“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为学科整体建设目标,致力于构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学科布局。目前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学校14个学科获评A,其中9个获评A+;在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学科建设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顶尖学科数量再次增加,总体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中,学校“一流大学”9个评价要素全部成绩优异,14个“一流学科”全部继续入选第二轮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以“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的导向,坚持按需招生、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选拔博士研究生。实际招生规模由学校根据国家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数并结合各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工厂管理系、贸易系、簿记核算和财政信贷教研室,是新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奠基者。

经过70余年的发展,学院为企业和政府机关培养了大批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为中国的高校培养了大量师资;开设了许多新的教育项目;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编写的教科书在国内高校广泛使用;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积极进言献策,是中国管理教育的重要开创者。

学院现设财务与金融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会计系、贸易经济系、企业管理系、市场营销系、组织与人力资源系7个系。商学院师资力量完备,结构整齐,教学科研实力雄厚。

商学院拥有工商管理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以及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和会计学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囊括了工商管理学科中从本科到博士的所有学位和培养项目,现拥有8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项目和8个本科专业方向,学科综合实力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一、招生专业

学科分类:经济学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二级学科:应用经济学(020200)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二、招生信息

学制:学制4年

学费:10000元/(生·年)

招生人数:若干

学习方式:全日制

三、选拔模式

“申请—考核”制选拔模式旨在树立科学评价导向,进一步提高选拔质量。“申请—考核”制选拔即考生申请并报名后,由学院对申请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核评议,通过审核的考生方可进入综合考核阶段。综合考核阶段将进行综合考试,内容包含专业水平、外语水平、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

四、组织管理

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管理办法的制定、报名材料的集体审核评议和筛选、综合考核及整体组织工作。

五、工作程序

1、网上报名

报考我院的“申请—考核”制、直接攻博考生均须在博士生招生网上报名系统中提交报名信息、网上支付报名费。报考条件、报考类别请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名时间截止至2024年1月5日17:00。我院按专业(方向)招生详见附件一《商学院2024年博士招生报考信息》),考生在报名系统中不得填报报考导师,综合考核录取环节按照专业(方向)排序录取。

2、提交材料

“申请—考核”制考生报名后须将申请材料于2024年1月5日前(以当天邮戳为准,请选择EMS、普通顺丰快递,不接受同城急送、闪送等方式)提交我院,申请材料包括:

(1) 纸版材料

纸版材料共计11项,按照以下顺序整理资料,燕尾夹夹成一本,无需胶装和封皮,所有纸版材料一律不退。

① 科研情况一览表(详见附件二《商学院2024年博士生招生科研情况一览表》)。

② 学术研究经历(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所取得的成就、报考动机、职业发展规划等;无固定模板,由考生自由发挥撰写,总字数不得超过3,000字)。

③ 未来学术研究计划(包含拟研究的问题、知识储备、创新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参考文献等;无固定模板,由考生自由发挥撰写,总字数不得超过5,000字)。

④ 科研成果复印件(包括以下两类材料):a.代表作(不超过3篇,原则上至少1篇应为CSSCI索引期刊成果);b.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交论文初稿)。

⑤ 证明外语能力的外语成绩单复印件(英语六级、雅思、托福等,原件综合考核报到时审核)。

⑥ 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需要盖有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处)培养办红章,或复印件上加盖本人档案保管单位红章)。

⑦ 本科、硕士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⑧ 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原件(封面和封底请从我校研招网《报考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博士生网上报名前必读》相关材料附件中下载,报名登记表末页“承诺人签名”栏需本人手签,报考非定向考生无需单位人事部门意见)。

⑨ 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正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原件(专家推荐书空白模板请从我校研招网 《报考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博士生网上报名前必读》相关材料附件中下载)。

⑩ 身份证、学生证(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包含信息页、注册页)的复印件。

⑪ 承诺书。承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真实、准确。承诺书须本人亲笔签名(详见附件四《承诺书》)。

提示:

报考定向(全日制)的博士考生(仅限高校任课教师)须提供由定向单位开具的、同意考生在我校基本学习年限(四年)内脱产学习的证明。

除高校任课教师外,学院只接收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全日制)的考生报考。

直接攻博的考生已按照推荐免试招生工作办法获得拟录取资格,网上报名后需提交上述第⑦、⑧、⑨三项材料。

进入综合考核阶段的考生方需提交《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鉴定表》,表格发放、填写等事项待学院通知。

(2) 电子版材料

① 上述纸版材料的电子版按顺序单独命名为单文档,并压缩至一个压缩包(命名为:报考专业+姓名+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提交材料;大小不超过30M)

② 《商学院2024年博士“申请—考核”制考生情况汇总表》(详见附件三)(命名为:汇总表+姓名)

提示:

①、②两项电子版材料于2024年1月5日前发送至邮箱,邮件主题为:报考专业+姓名+博士

考生逾期未提交上述纸版、电子版材料视为放弃报考资格,考生提交的以上所有申请材料如有不真实的,取消综合考核资格;已被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3、资格审查

报考考生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各专业(方向)的材料审核评议小组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评分,综合考察申请人的以往学习情况、英语水平、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学术潜力、学术兴趣、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德等方面,确定参加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

学院依据招生计划,在生源充足情况下,参加综合考核的考生人数差额比例不低于120%。

4、综合考核

(1)综合考核时间预计在2024年3月左右。考核前,综合考核办法和综合考核名单等将在我院网站上公布。具体考核安排和考核要求以综合考核办法通知为准。

(2)综合考核内容与形式

综合考核包括:专业水平(100分)、外语水平(100分)、综合素质(100分)和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合格制)。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先笔试、后面试。笔试合格的考生进入面试环节及跨学科加试环节。

笔试考核总分150分,包括专业外语50分、专业水平100分(含专业知识、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等)。

面试考核总分150分,包括外语听力及口语50分、综合素质部分100分(含学术基础、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和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含考生的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考核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此项成绩不计入面试总成绩,此项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跨学科及同等学力加试

按照学校及学院的相关跨学科加试规定,跨一级学科(含专业学位)报考应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及一门政治理论课,详情请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4)导师填报与师生双向选择

学院按专业(方向)招生,考生在被录取入学之后的一个学期之内,与本专业(方向)的导师双向沟通,确立师生指导关系。

5、确定录取

学院将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等相关文件规定开展录取工作。

六、其它事项

(一)考生应自觉树立遵章守纪、诚实考试的意识。申请期间,考生提交的报名材料内容及提交材料方式须符合报考学院(系)“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或办法)中的要求;综合考核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学校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综合考核诚信承诺书》等内容,在学校全部综合考核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综合考核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等严肃处理。

(二)考生不得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三)对弄虚作假或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四)入学报到时,学校将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定对新生的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复查未通过者,将被取消研究生入学资格。

(五)考生应当遵守学校相关要求和规定,不遵守相关规定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将取消考生报考资格。

(六)学校不举办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卷、不指定参考书目。请广大考生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防止权益受损。

附件一 商学院2024年博士招生报考信息.docx

附件二 商学院2024年博士生招生科研情况一览表.docx

附件三 商学院2024年博士“申请—考核”制考生情况汇总表.xlsx

附件四 承诺书.doc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25 boshi.ac.cn 博研院网 All Rights Reserved